21世紀人類面臨的三大難題是人口、資源和環境,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之一在海洋,因此有人把21世紀稱作是“海洋的世紀”。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當今世界各國需要認真面對和研究的課題,因此海洋環境保護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今年的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世界海洋日是深入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引導社會公眾學習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和它所面臨的危機。因此,2020年聯合國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為海洋的可持續發展進行創新”。小型噴霧干燥機器
隨著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入進行,海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科學布局,全面建成協調統一、信息共享、測管協同的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開展海洋環境監測,時至今日,已從最初的單一海洋污染監測方式發展為大面積布局與功能區環境問題相結合的監測,我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和監測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
海洋環境監測是海洋環境保護的“耳目”和“尺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光學、電學、機械學、材料學飛速進步的帶動下,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更新完善,監測儀器儀表技術不斷發展,成為守護藍色家園的“利器”。
在微電子、微型傳感器、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遙感衛星技術及各種高新技術的推動和應用下,海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的設計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很多儀器正在向小型化、微型化、多參數化的方向發展。如色譜儀、分光光度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熱分析儀等儀器的體積大大縮小,目前已有便攜式的氣相色譜儀、光譜儀、近紅外光譜儀、X射線分析等便攜式分析儀器面世,并應用到海洋環境監測中。